关于德济
上海德济医院开业于2013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基金会投资建设的普陀区政府“十二五规划”重点民生项目。德济医院是中国政府开始医疗改革下放审批权后由上海市政府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资医院和国家首批全国医保联网定点医院,也是世界500强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亲自拍板战略产业投资的第一家医院。
医院目前总床位350张,核定床位255张,是按照三级脑科专科医院设置、以临床神经科学(脑科)为主的“强专科小综合”医院。医院于2017年成为重点大学—青岛大学上海临床医学院/青岛大学上海脑科医学中心,2024年获得国家博士后工作站,项目成功入驻上海市普陀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目前上海市社会办医中唯一一家能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后,实现从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系列培养教学的重点大学教学医院。
医院创始人、院长郭辉教授是上海市创业领军人才,原纽约大学助理教授、国际著名功能神经外科学专家,后经国家教育部“海外国家杰出青年”人才引进回国。目前担任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医疗卫生分会秘书长、普陀区政协常委,曾入围入围上海市“十佳医生”提名,获得上海市卫健委先进个人,上海市委统战部先进个人等荣誉。
医院全部学科主任均为“70后,博士毕业,来自著名三甲医院”。各个学科带头人中,有前任全国主任委员一名,全国委员16名,上海市委员16名。硕士学位点7个,硕士研究生导师14名,博士生导师3名。在2021年卫生健康大会上,我院被上海市卫健委主任誉为“全市专家技术力量最强的社会办医院”。
医院重点发展癫痫中心、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康复科、神经心理科、心血管治疗中心和急诊重症医学等学科。
医院癫痫中心为上海市领军学科,有超过日本静冈国立癫痫病医院亚洲最大规模的神经电生理中心,脑电图报告结论世界范围内认可通行。癫痫外科手术水平和数量上海市第一,超过3700例,居世界先进行列。生酮饮食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和恶性肿瘤的病例数为上海市第一。癫痫中心发表的影响因子14.7分的SCI论文,五年来一直保持上海市领先记录。
神经外科在前任全国脊髓肿瘤主任委员徐启武教授的带领下,脊髓肿瘤、脑肿瘤、脑干肿瘤、脑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手术难度和水平居于全国领先行列,四级手术达80%以上。
功能神经外科通过2017年率先引进上海市及华东六省第一台ROSA手术机器人,开启了上海神经外科机器人手术时代,也将手术精准度提上了新的水平。帕金森病诊疗中心为上海市帕金森病公益基金所在单位,每年实施150余台DBS手术。同时率先开展DBS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等严重心理疾病,探索神经心理疾病的手术疗法。
神经内科拥有国家级卒中中心,脑卒中的溶栓、取栓治疗综合救治水平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神经免疫疾病中心为特色专科病房,如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视神经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脑炎等诊疗,诊疗案例多次被国家级媒体报道。
神经康复科,综合运用人胚胎干细胞技术、AI人工智能康复机器人、高压氧舱治疗、中医等技术和方法,擅长脊髓高位截瘫、脑外伤、脑瘫儿童、脑中风后偏瘫等疾病患者康复。
心血管治疗中心获评国家级心衰中心、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并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单铆卵圆孔未闭(PFO)封堵器手术,帮助患者获得更加的治疗收益。
急诊重症中心为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急诊危重病分会急诊示范基地,承接上海西北部最大的120分站的抢救任务,为周边三区120万常驻人口提供急救保障。
为更好支持学科发展,2022年医院率先引进上海市第一台512层多模态高端研究型CT,成像更快、更清晰的同时,X线辐射剂量减少约3/4以上。 2024年4月,引进美国GE世界最先进的超强研究型核磁共振。
上海德济的愿景:以持续进步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为基础,建设中国乃至国际著名的研究型神经医学中心,并打造职工幸福感最好的医院之一。
医院业务量
医院自2013年开业以来,业务量、收入均实现良性增长,平均每年复合增长15%以上。对比13年,医院门诊量增长了25.1倍,手术约4100余台次,增长了14.3倍,总业务量增加了31.2倍。
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
医院坚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建立百年医院的唯一途径”的理念,坚持人才战略,推进学科创新。
近三年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硕果累累:
2021—2023年,创始人郭辉教授获评“上海市领军人才”;
2023年,医院再次投入近400万元,启动第二届“德济未来人才计划”,并从上海顶尖医院引入8名双聘教授;
2023年,医院心血管中心获评获评国家级心衰中心,2024年又获评中国房颤建设单位;
2022年-2024年间,医院成功培养11名医护晋升高级职称,1名主任入选上海市普陀区首届“青年英才”;
同时,2022年引进上海市第一台512层多模态高端研究型CT,2024年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美国GE超强研究型核磁助力癫痫中心、神经外科、神经免疫、脑血管中心、心衰中心、骨科5大学科发展;
2022-2024 年,医院举办 20 余场学术活动,内容覆盖各个学科,与同行交流经验,探讨疑难病症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方案,提升复杂疾病的诊疗水平。
同时医院聚焦癫痫、神经免疫、脊髓肿瘤等临床神经疑难疾病、脑机接口以及对脊髓脊柱、关节的支配方向,持续与顶尖高校和研究所的紧密合作,攻坚克难:
继2018年第三届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与脑定位学国际论坛后,截至2024年,连续举办八届“全国临床脑电生理诊断实用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培训班”,为业内学者提供了高水准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2023年,德济医院作为主要承担者之一,加入“中国人脑图谱计划”国家重大研究项目;
2024年,成立复旦大学-德济脑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基金,推动具有创新性和应用前景的脑科学研究项目;
2024年,医院获得国家博士后工作站,项目成功入驻上海市普陀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可招收国家统招博士后,再一次创造社会办医历史。
政府认可
2023年,创始人郭辉院长作为全国杰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代表出席欧美同学会110周年庆典,参加国家领导人接见座谈。
2022年-2024年,医院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并获得:
上海市各大医院健康科普影响力排行榜50强,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服务创新”项目优秀奖、“先进集体”、“专科影响力品牌”奖,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优秀活动奖、“优秀医疗创新奖”,普陀区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单位等奖项。
社会贡献
医院成立以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也深受政府信赖。
2020年,上海德济医院派出上海市唯一一支社会医疗救援队、并携带450多万元的关键物资驰援武汉,德济救援队大旗被国家一级档案馆永久珍藏,抗疫事迹获《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报导。CCTV-6拍摄的抗疫大片《武汉日夜》(获美国奥斯卡奖提名)也以我院抗疫英雄作为电影海报主角。
2022年春夏,医院作为上海市唯一一家接管政府方舱医院的社会办医院,全面接管800床位的方舱医院,直至闭舱。并长期派出大量人员参加社区防疫抗疫,被卫健委誉为“德济铁军”,也是区内唯一获得上海市委统战部抗疫嘉奖的单位。
医院持续积极投身公益,联合公益组织和机构,举办品牌公益活动。近三年医院组织的公益活动有:
2023年,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联合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医疗卫生分赴大别山革命老区对接帮扶公益项目、签订帮扶协议;
响应“东西部协作”国家战略,设立「医疗高质量云南项目」以及「公益脑科手术招募计划」,投入数百万元,向欠发达地区实施80台公益手术。
2024年,连续第18年同上海市欧体同学会医务分会举办“国际癫痫关爱日”公益活动,及“世界帕金森病日”公益活动、“全国保膝日”公益活动,资助贫困患者接近300万元。
2025年,我院申报的"公益救助云南省癫痫、脑瘫青少年"项目入选上海市合作交流办组织开展的2025年度社会力量参与对口帮扶合作公益项目名单。我院是本次唯一以本市医疗机构为主体获得资助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