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NEWS
全文如下: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迫在眉睫。为助推上海市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加快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国际老年友好城市,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上海德济医院/青岛大学上海临床医学院(简称“德济医院”)作为上海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着力提升老年患者就医服务体验,优化就医服务流程,解决老年患者的就医难题,积极采取多项助老举措,提升就医适老化服务水平。
助老非急救转运
护患者一路平安
非急救转运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提出积极探索非急救转运服务,满足患者非急救医疗转运需求。
公益基金支持
促进社会公平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越来越多,帕金森病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促进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规范诊疗,2021年德济医院与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共同设立了上海市首个帕金森病专项公益基金——帕金森爱心基金,专项用于帕金森病的科普宣教、早期发现、规范诊疗和贫困患者帮扶工作。对于许多贫困患者来说,高昂的医疗费用是他们获取规范医疗服务的一大阻碍。德济医院希望通过设立医疗基金,可以帮助贫困患者减轻医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褥疮,一直以来都是卧床老年人的噩梦,反复感染、难以治愈,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巨大痛苦。为了改善老年褥疮患者的生活质量,德济医院创面修复科自2016年起成立志愿团队,多年来坚持开展“创面劳模志愿行”行动,为普陀区数百位患有褥疮、糖尿病足等疾病,卧病在床的老人提供公益上门医疗服务。2019年,德济医院创面修复科荣获年度普陀区创新工作室,并被共青团上海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2019-2020年度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为进一步减轻褥疮患者的经济负担,德济医院联合上海仁德基金会启动褥疮公益援助基金项目,将善款全部用于褥疮患者的救治。
流动医务室
为老人送医上门
大多数老年患者患有多种基础疾病,不得不频繁跑医院。由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他们行动起来多有不便,每一次去医院看病做检查都相当费力。因此,出行成为老年患者求医看病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上海德济医院把老年患者的难处看在眼里,2022年,在普陀区卫健委的支持下,德济医院配置了流动医务室(助老医疗车),由医生、护士组成的医疗队伍,每周随着流动医务室,前往周边的社区和养老机构,为老年患者提供上门检查、检验及会诊等医疗服务。
德济的流动医务室覆盖了医院5公里范围内的近百个小区,解决了许多老年患者的就医难题。对此,今年82岁的李奶奶深有感触:“以前来回折腾一趟,我都得缓好几天,现在不出门就能看病做检查,实在太方便了,真正地造福我们这些老年人了。”
考虑到一些老年患者必须来院治疗的情况,如配药、进行高压氧治疗或输液等,为了避免他们来回奔波劳累,也为更好地服务周边社区广大居民,德济医院探索设立了公益助老医疗班车,凡是在德济就医看诊的居民,都可以乘坐班车往返。
以往每次看病都需要小辈陪同的张奶奶说:“现在自己一个人也能去看病了,不用麻烦孩子了。”家住桃浦四村的吴爷爷,之前来医院得倒2次公交车,或者走上近2公里路,这对他来说太不容易了,最近吴爷爷每天乘着班车来做高压氧,他不禁赞叹道:“班车对我们老年人真是太友好了。”
成立党员助老志愿队
为民办事解民忧
社区医疗是解决老年人看病就医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德济医院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的通知》要求,组建了一支党员助老志愿队。这支队伍主要由医院的党员志愿者组成,他们常年在社区驻扎,与居委会紧密配合,为失能老人、失独老人提供公益陪诊、代配药、送药上门等专项服务。志愿者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熟悉医院科室分布、就诊流程和专家信息,能够高效地解决老年患者在医院就诊、取药、做检查、拿检查报告以及办理出入院手续等就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同时,志愿者每月定期邀请专家到社区开展10多场公益讲座,向居民传递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医疗知识,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问题和困惑,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针对社区内长期卧床老人,医护志愿者团队定期上门为其查房和评估病情,为患者提供一套从医疗、营养、心理、护理多个方面的专业方案,让老人健康问题得到改善,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
健全院内公共设施
打造适老化就医环境
为了给老年患者带来更全面、更人性化的医疗体验,德济医院为老年人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区、无障碍通道、无偿轮椅租借、专用助老停车位、老年患者就医指导咨询服务等。
无论在门诊还是病房,都设有无障碍卫生间,普通卫生间都安装了扶手和应急呼叫器。医院门诊服务台为老年人提供多项便民小物,包括老花镜、针线包、放大镜、卫生纸、笔、风油精、创可贴和一次性水杯等。